一、罩式球化退火炉外罩
外罩为型钢和钢板的焊接结构,在设计外罩结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钢结构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并应尽量减轻重量。起重部分和其超强对流球化退火炉他主要受力构件必须根据强度计算确台车式退火炉定,下部炉衬托板结构还应考虑受热膨胀的补偿,以防变形。
(2)圆形外罩的燃烧装置,Z好采用切线方向布置,一般设两排烧嘴,矩形外罩可以采直条球化退火炉用平焰烧嘴。这样有利于炉温均匀及减少内罩的烧损,烧嘴径向安装时必须设挡火墙。
(3)为了降低外罩重量,提高炉子热效率,要选用绝热性能好、蓄热量小、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的轻质耐火材料作为外罩的内村。烧嘴区采用热稳定性好的轻质黏土砖或硅钙铝砌块,其他区域采用耐火陶瓷纤维毡。
(4)外罩上安装有风机、烧嘴等辅助设备,有的还安装有换热器和控制装置,因此外罩的几何中心不是外罩的重心。设计外罩时要计算出外罩的重心,使吊钩的位置与外罩的重心一致。

二、罩式球化退火炉内罩 内罩
罩式球化退火炉内罩用耐热不锈钢板气密焊接而成。为了提高内罩剐度减少变形,内罩筒体不再用光面板而是采用横向瓦垄形板焊接。为延长内罩使用寿命,内罩简体上、下部分采用不同厚度的钢板,一般内罩的裙体和烧嘴区域的钢板厚度比上半部厚2 mm。内罩顶部采用锅炉封头机成型,这不仅提高了内罩的圆度,而且减少了顶部焊缝的应力集中,延长内罩使用寿命。

三、炉台
不带燃烧装置、排烟装置又不带循环风机的炉台,结构简单,设计时应尽量减少炉台的蓄热量及散热量,以利于提高炉子下面的温度。
带循环风机的冷轧钢卷的退火炉台较为复杂,炉台要承受高达150t钢卷垛的压力,又要承受高温,同时为了不影响冷却速度要求,炉台的蔷热量要小。炉台由耐热铸钢件组成的支撑部分和由钢板密封焊接的外壳两部分构成。支撑部分结构件间的空隙以前是填充干硅藻土粉,由于硅藻土粉舍有氧化铁等杂质,在开炉初期由于铁的还原影响保护气体的露点,现填充物已改为较纯净的陶瓷纤维,也有将炉台做成全密封结构。在炉台安装平台(或炉台基础)上对称安装两个高度不等的金属管状导向柱,以便外罩、内罩、冷却罩及对流板等放置时定位。

四、循环风扇及导向器
循环风扇与导向器配合组成保护气体强制循环装置。导向器内部导向板的形状与分布对循环风扇的效率影响很大,一般通过作空气动力学试验来确定,此外导向器还要承受钢卷垛的重量,在热处理过程中,导向器反复地被加热和冷却。因此要求导向器要强度大、热变形小、寿命长,对循环气体的流动阻力小。
循环风扇提供保护气体需要的流量和压力、效率要高并在高温下能长期使用;在结构上要与炉台联结处完全密封,防止空气侵入。风扇电机可采用直连传动或皮带传动,电机为交流电机,一般为恒速电机也有用双速电机,近几年已开始采用交流变频调速装置。循环风扇与炉台间密封采用双重密封,即采用机械密封加保护气体气封,并设水套间接冷却装置。

五、对流板
对流板也叫隔垫或垫板,有中间对流板和顶部对流板之分。中间对流板两面带筋,气体可从对流板的上、下两面通过,而顶部对流板只是朝下的方向带筋。对流板筋板间的缝隙应使保护气体气流以一定的速度通过,提高对流传热系数,将热量有效地传给钢卷。对流板的筋板承受上部钢卷的压力,压强过大会损害钢卷的端部并造成钢卷端部的粘结,因此要尽量增加筋板与钢卷接触面积,减少压强。对流板一般为焊接结构,总厚度大约为70~80 mm,筋板与钢卷的接触面应进行机械加工,保持对流板的平直度。
六、密封结构
罩式球化退火炉外罩和内罩与炉台之间要求密封。外罩和炉台之间的密封是防止加热时炉气外溢,使工作环境恶化。外罩密封多采用结构简单、成本低、易维护的砂封,将外罩上的密封刀插入炉台上装有石英砂的砂封槽中。此种结构的缺点是当起运外罩时粘在密封刀上的砂子会散落下来污染设备。现在外罩和炉台之间的密封是将陶瓷纤维毡或石棉编织带放在炉台的密封槽中,靠其可压缩性将外罩和炉台之间密封。
罩式球化退火炉内罩和炉台之间密封是保证内罩内的保护气体不泄漏和内罩底部产生负压时不吸入空气。对于通保护气体并强制循环的罩式炉,内罩和炉台之间密封尤为重要,特别是全氢强对流罩式炉,对内罩和炉台之间密封的要求更高。内罩和炉台之间密封是将耐高温的硅橡胶圈嵌入炉台上的带水套冷却的法兰上,内罩底部的法兰压在其上,由气动或液压机构将其夹紧使其密封。